2025年11月18日,一年一度的天马微电子全世界创新大会(TIC 2025)在武汉召开——今年的会议地点选在了武汉,去年则是厦门。这场大会,历来是天马向全行业和全球合作伙伴展示全新产品、最新研发成果的重要秀场。今年9月在厦门推出高端OLED技术品牌“天工”屏,并首发搭载高端旗舰OPPO FindX9之后,天马与普通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明显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TIC 2025上另一个天马高端屏幕品牌“天轩屏”的问世则是该阶段的又一里程碑。在“2+1+N”战略的深耕上,天马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TIP:目前国产五大屏厂,除和辉光电之外,其他四家都有类似TIC这样的主题大会,BOE叫全世界创新伙伴大会(IPC),CSOT叫全球显示生态大会(DTC),维信诺叫产业生态伙伴大会(VIEPC),目前我只有维信诺的还没有参加过,希望日后有机会去打卡。
在本文开头,我觉得有必要再阐述一下天马目前整个业务的战略和其他所处的行业地位,这样应该有助于阅读本文的朋友能更好地看懂TIC 2025大会上发布的11项新品,也许到了明年这样一个时间段,再回看今年甚至2024年大会的内容,就能更清楚地知道这家多年以来一直低调的国产屏幕大厂扎实的技术实力。

与BOE和CSOT两家屏厂同时涉足大屏(主要是电视)和小屏不同,包括天马在内的另外三家国产屏幕大厂主体业务更专注于中小屏或小屏领域,其中天马是明确拿出了“深耕中小尺寸”的长期战略——毕竟在其成立至今长达42年的时间里,在中小尺寸方面天马都是霸主。
目前,天马在LTPS手机、车规显示、专业显示、车载仪表和HUD抬头显示这五个领域,市占率均为全球第一,其中车规显示和车载仪表,天马已经连续稳居第一长达五年之久,HUD抬头显示第一名称号也维持一年有余。在各位很熟悉的AMOLED手机显示屏领域,天马是全球TOP3,国产第二名。

在天马“2+1+N”战略结构中,“2”指的就是车载和手机两个显示领域,属核心业务,“1”是指IT显示,属关键业务,“N”则是围绕显示打造长尾产业,垂直细分和拓展软硬件生态。成为中国智能手机供应链的重要一环,面向全世界输出技术和产品固然重要,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更是战未来,特别是在武汉和厦门两地的AMOLED主端产能不断攀升之后,天马也力图改变过往花了钱的人其“LCD之王”的传统印象,今年9月,OPPO年度旗舰Find X9系列首发“天工屏”,目前看市场反馈良好,我的使用体验也上佳。

车载屏幕一直以来都是天马的优势项目,近几年伴随汽车网联化智能化的技术升级,以及“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配置趋势,天马在车载屏幕方面更进入井喷式发展。来自市场数据机构Omdia的信息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达到2.35亿片,同比增长7.7%,其中天马出货量为3694万片位居第一,领先第二名超三成;2025年上半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为1.21亿片,同比增长5.1%,其中天马出货量为2100万片,市占率近20%,增长率更是高达24.7%。

这样的快速地增长不仅仅来自汽车座舱娱乐交互的多屏化,还来自技术趋势的变化。比如过往高端车型采用的AR-HUD抬头显示,前不久在我试驾的深蓝L07这类十几万元区间的主流车型上已经被采用,体验相当不错。
过往车载屏幕类型均以LCD为主,但现在,柔性OLED、Mini LED、投影等多种显示方案也都在采用,更有如小米YU7天际屏这类对Mini LED技术的定制化应用。Omdia也特别提到,“可卷曲屏幕将适配未来座舱灵活设计需求,而智能表面(触控与显示一体化)技术有望在2026年前实现商业化量产”。

与天工屏聚焦柔性AMOLED不同,基于自身在车载显示行业的深耕,TIC 2025上推出的“天轩屏”高端品牌集合了天马几乎所有显示领域的最尖端技术。成熟稳定耐用的LCD,在天马ACRUS技术加持下,实现不逊于OLED的效果;柔性OLED技术,不仅可将屏幕融入座舱设计,还能带来全新的车载娱乐体验;在快速成长的HUD显示方面,天马则充分的利用新兴Micro-LED高亮度、高可靠性的优势,推动HUD快速普及。可以说未来车载显示要什么,天马就已经布局好了什么。

除了两项核心业务之外,天马之所以要将IT显示作为关键业务看待,既来自行业趋势的变化,也来自天马对于未来成长的洞察和需求。
Omdia不久前发布的《大尺寸显示屏市场追踪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大尺寸显示屏(9英寸及以上)出货量预计将同比增长2.8%。其中,2025年大尺寸LCD面板出货量预计将达8.739亿台,同比增长2.2%,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LCD面板显著上升的需求是该领域成长的主因,同比增幅预计分别为17.5%和4.2%;大尺寸OLED市场增长也非常强劲,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同比增长19.0%。其中,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的OLED面板增长尤为突出,同比增幅预计分别达60.9%和45.9%。

从这份预测报告能够准确的看出,移动计算和娱乐,都在推动大尺寸显示面板出货量的快速上升。作为专注于中小尺寸屏幕的天马来说,这是绝对的“舒适区”,自然也是重要的增长区间。
在TIC 2025上,天马微电子成为董事长说”目标未来5~10年,再造两个天马”,IT显示必然被看重。特别是在氧化物材料运用后,LCD更能带来更加极致的显示体验,我甚至认为下一个天马高端显示品牌会在这个业务线上诞生。

在梳理了一遍天马战略布局和显示行业趋势之后,再来看TIC 2025上推出的一系列新产品新技术,自然就能更加有的放矢,也能更明确未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块块屏幕将会发生何等的变化。
“天工屏”是2025年9月天马推出的高端OLED显示品牌,除了硬参数站稳行业第一梯队外,对护眼等健康新需求和体验创新同等看重。在TIC 2025上,我们正真看到了三款天马屏的技术样机展示。

这是天马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的新型技术融合屏幕,HOI(Hybrid Optoelectronic Integration)将指纹识别、色温感知、寿命监控三大功能集成在一个屏幕总成之中。指纹识别支持多达75%面积的多指纹识别,这与现在应用慢慢的变多的超声波指纹技术能完美结合;色温感知和亮度调节范围分别达到2000-8000K和0-100K lux照度;寿命监控则能实时监测OLED寿命,优化发光材料衰减曲线,解决OLED的“烧屏”焦虑。

OPPO Find X9系列上所采用的天工屏,成功实现了1.15mm的极窄四等边,提供了出色的沉浸式观看体验。超能窄边天工屏则是在这个成果基础上再进一步,通过优化LTPO驱动电路(官方称为“LTPO 3.0 Pro”电路)的方式,精简电路布置,将左右边框的黑边宽度又收窄了20%。同时,针对现在流行的大R角屏幕R角区域黑边偏大的问题,天马优化弧角处的电路布局,实现该区域30%的显示面积优化,杜绝了“熊猫耳”现象。

采用天马NFT(新荧光技术)的新型OLED显示屏,在发光材料上,包含新荧光蓝(NFB,New Fluorescent Blue)及敏化荧光绿(PSF, Phosphor-Sensitized Fluorescent)两项新技术,并精简传统叠屏OLED结构,直接搭接两个发光层,提升发光效率,降低功耗。
NFT还与广色域技术相结合,覆盖96% BT2020广色域的同时,还能改善广色域器件的功耗和寿命表现——NFT屏幕相比传统的单层器件功耗降低12%以上,寿命提升50%以上,甚至能保证屏幕在全生命周期内色彩不衰减。
“天轩屏”是TIC 2025大会上天马推出的全新车载屏幕高端品牌,和天工屏推出的主旨一样。天马天轩屏在本次大会上发布的创新技术,包括了:天马最高品质的LCD屏(MiniLED)、HUD、柔性OLED和卷轴显示方案,可谓其传统优势技术的集大成者。有意思的是,天轩屏的技术池中还包含了绿色通信技术,这也是面向智能汽车网联化推出的集成化方案。

名字有点长,省流即它是一块HUD显示屏,在实现12000nits的超高亮度效果下,用户界面仅需6W超低功耗。也许有人说一个显示器的功耗对汽车来说不算得上什么,但别忘了HUD显示器是从汽车通电到下电全时工作,且其亮度是传统显示器的十倍,高亮度下积热问题不容忽视。为了适应更多小型车的采用,它还运用了小于15mm的超薄模组设计,更省空间,紧凑型车型也可适配。

现场展示的这块全景沉浸天轩屏显示尺寸达到了49.6英寸,且为R3000曲率的曲面屏,超过1.25米的有效显示区域横向贯穿了整个座舱,可以让主机厂按需利用所有显示区域,实现主控、仪表、副驾、电子后视镜(CMS)等所有功能。
更重要的是,它采用升级版的天马ACRUS技术,改善了背光利用效率;超过21万个调光单元提供极为精准的亮度控制能力,对比度达到100000:1(我记得之前的ACRUS技术为30000:1),意味着在这项参数上它已直逼OLED。我认为这应该就是小米YU7“天际屏”的完全体。

充分运用柔性OLED易于弯曲的天然优势,让屏幕与内饰曲线设计能更好融合。展出的这块13英寸中控屏幕采用138° L型、R40mm弯折,将上屏显示与下屏触控操作结合,1.9mm模组厚度更易实现悬浮内饰设计,可让屏幕与内饰曲线完美结合,让屏幕彻底告别“小电视”的存在方式。在刚刚发布的保时捷纯电卡宴T字区,就布置着类似的方案,科技感十足。

柔性OLED在车载模式下的终极运用。受制于卷曲机械机构的体积,卷轴屏在手机上的运用受限颇多,但在空间相对充裕的汽车上,卷轴屏反倒能兼顾观看体验和空间节省。
17英寸的后排娱乐屏,大小随心,可展示两种状态,大屏状态尽享极致娱乐体验,小屏状态,则可成为一块14.9英寸的后排控制、状态显示屏,尺寸瞬间缩小至1/3,极简空间,尽显科技感——反正我认为这可比环境抵抗能力羸弱的投影方案好多了。

众所周知,天线的口径大小与信号的接收能力正相关,天马运用自身在液晶材料上多年的技术积累,推出了这款由1024阵元组成的大口径全域通纯电扫智能平板天线,具备宽带宽、快响应、宽扫描、智能极化切换等核心优势,为车载等移动场景提供稳定即时通信能力,明显提升连接可靠性。

高刷新率显示是目前的大趋势,但对于手机、平板以及笔记本电脑这些功耗敏感的移动电子设备来说,利用刷新率动态调节机制精控功率也同样是趋势。TIC 2024上,天马推出了LEAF低功耗技术平台,通过SFT-Pro像素优化、智能变频和嵌入式驱动等技术,将面板功耗降低了45%。
TIC 2025上,LEAF 2.0技术升级到来,基于氧化物技术,实现1Hz~360Hz刷新率的动态调节。低刷新率满足文本阅读、办公等应用,逻辑功耗最多可降低80%,高刷新率满足视频、游戏等应用,且超低频下依旧保持无感频闪,健康护眼。

该型屏幕利用氧化物制程,实现610Hz超高刷新率,灰阶响应(GTG)1ms,支持超高频传输。对于电竞选手和游戏玩家来说,越接近自然界无刷新率概念的显示水准,体验当然更好。这块27英寸610Hz刷新率显示器的推出,进一步巩固了天马在高性能电竞显示领域的优势地位。

TIC 2025上展出的这块108英寸4K Micro-LED巨幕屏,是全球首款全激光巨转TFT基108英寸4K Micro-LED显示屏。我隐约记得2022年第一次在天马武汉工厂创新展厅看到Micro-LED技术样品时,极细的黑色拼接线还若隐若现,仅用了三年,这条线即被抹去。
这得益于天马独有 GOA(Gate on Active Area)背板驱动技术,对基板进行负边框设计,配合全激光巨量转移实现0边框,3D 镀膜侧边走线技术将侧边走线的效率提升三倍,同时成本也降低三倍左右。

这块巨屏实现像素点距0.625mm、1500nits峰值亮度,100万:1对比度,显示效果出众。和传统显示屏不同,Micro-LED以“搭建”的方式,能实现相对低成本的超大面积显示,也被称为是显示技术的终点。从TIC 2025展示的结果来看,该技术应该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小规模商用。
另外,展区还有一块27英寸的Micro-LED显示屏供我们近距离观看,现场工程师也说显示均匀性是目前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难题,一旦解决,量产指日可待。
上述11项全新产品和技术,就是TIC 2025天马实力的核心体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技术有些我们可能很快就能看到量产运用,有些则需要时日,毕竟供应链技术与终端之间是存在合理“时延”的。但无论怎样,透过TIC 2025,我们依旧能够准确的看出,“更美、更真实、更健康”就是显示技术的趋势,天马不断实践实现着显示技术的美好愿景,在碳基与硅基世界融合伴生的路上,离不开天马的创新创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你的脚夹到这个门了” 海口一男子称去小鹏4S店试车被导购指责损坏玻璃门,小鹏客服回应
陈慧琳商演现场得知观众都是年消费200万元以上的VIP,直呼“原来我也是一个优惠”
俞敏洪深夜发全员信道歉,回应被叫“老登”,称“用员工血汗钱旅游”说法不妥
约基奇44+13+7国王爆冷灭掘金终结8连败 威少21+6+11超传奇
快船大胜黄蜂:哈登55+7+10三分单节27分创纪录 保罗神迹历史首人